脱贫故事丨摆脱“等靠要”,高新区贫困户罗启东的脱贫之路

发布日期: 2018-06-19 16:17     来源: 乐山高新区管委会 浏览量统计:
打印 分享到 :

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,为全面打赢这场战役,乐山高新区的扶贫干部们深入一线为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,在实践中扎实推进精准扶贫。截至2017年,高新区所有贫困家庭实现全面脱贫。什么是脱贫?脱贫不仅要使贫困户在生活上有饭吃,有衣穿,脱贫首先要解决“靠着墙根晒太阳,等着别人送小康”的思想贫困,要激发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,这不仅是对扶贫干部的考验,也是对贫困户本人的考验。

在乐山高新区安谷镇,就有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,主动干事,自力更生,靠开展柑橘代售业务成功脱贫,并迈向奔康的道路。

6月6日,艳阳高照,在安谷镇烽火村,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和果园正在太阳的炙烤下散发出淡淡的香味。村民罗启东与妻子代均凤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。

走近罗启东的家,发现他家的房子刚刚翻修一新,院坝干净整洁,屋门前是一片果园,通往房屋的路边种满了花草,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。

罗启东,生于1975年,安谷镇烽火村6组村民,2009年被市人民医院诊断患有慢性肾衰竭,目前已经进入“尿毒症”期,基本丧失劳动力。作为一家的主要劳力,罗启东患病后,每年大笔医疗开支使这个家庭不堪重负,加上女儿的教育开支,可谓贫病交加,入不敷出。

罗启东告诉我们,在患病之前,他曾经从事房屋装修工作,虽然干体力活辛苦一点,但能挣些钱,养活家庭不存在什么问题,那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国家的精准扶贫对象。提起自己的“贫困户”身份,罗启东还有些不好意思。因为他总觉得,自己给政府添了麻烦。

在2014年被纳入精准贫困户之前,罗启东只能采取保守治疗,“以前光吃药,每天就是30至40元的开销,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,确实医不起。”一个家庭失去重要劳动力,仅有微薄的收入的同时,却有大宗医疗费用支出,实在难以支撑下去,罗启东一家三口一直在困境中勉力维持,终于在2014年,迎来曙光。

2014年,罗启东家庭被纳入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,开始享受政府的帮扶政策。按照精准扶贫各项政策,罗启动一家除了享受低保政策之外,还有医疗救助、教育扶持和产业扶持等。这让罗启东一家终于可以在经济重压之下,得以喘息。

现在,罗启东每周虽然要做三次透析,但是有了医疗扶持政策的保障,他每月只需自己出大约200元的医药费用。“如果没有政策保障,我每个月的医疗费用在8000元左右,以我目前的状况去支撑是不敢想象的。”罗启东满怀感激的说。

罗启东的女儿,目前就读于泸州医科大学,每年学杂费和生活费用需要支出近2万元,政府每年补贴4000元,这也减轻了他的负担。去年加固翻新房子,又获得一次性补助金15000元。

虽然有政策兜底,但罗启东却不愿意一边享受政府的救助,一边自己什么也不做,即使是患病之躯,也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,要为全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。

既然不能干体力活,那就做点别的。最近两年,罗启东开始为周围的柑橘种植户寻找买家,从外省引进水果商,购买乡亲们的柑橘,为他们寻找销路,不仅为柑橘种植户们解决后顾之忧,自己也可以从水果商那里得到一笔介绍费用。

每年11月,安谷镇不同种类的柑橘,分批次逐渐成熟,这时候罗启东就开始“上班”直到来年2月。“现在还有马来西亚,越南等外国的水果商到我们这引进水果”,又能挣钱养家了,罗启东再次感受到自己对这个家庭的价值和责任。

“每年有2万至三万的收入吧,供女儿读书已经够用了。”罗启东说,现在离柑橘成熟季节还早,自己平常主要是协助妻子干点轻体力活,妻子也很不容易,家里养了老母猪,还有两亩果园需要照料,家务重担都在她身上。

虽然,这个家庭仍然有较重的经济负担,但因为有国家的好政策,和他们自己的艰苦努力,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——2017年,罗启东家庭已经成功脱贫。我们相信,未来的小康生活离罗启东一家并不遥远。

一个成功的脱贫故事,一定是由贫困户和脱贫政策共同书写。如果靠等、靠要换来的暂时脱贫,一旦失去直接的经济帮助,恐怕将再次跌入贫困的深渊。所以,贫困不可怕,可怕是精神贫困,只有精神不贫困,贫困户脱贫才有内生动力,只要有政策,有路子,他们一定能迈开步子脱贫奔康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